全球产业生态赋能网络

帮您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网络 (技术、市场、人才、资本)

海合智汇 | 国际产业生态赋能协作圈

链接30万+企业、人才与创新势能,让资源精准抵达价值坐标

项目储备
0 K+
人才储备
0 K+
合作企业
0 K+
投资金额
0 M+

(以下为部分可公开资源,持续更新,更多需求请咨询顾问)

新能源与新材料

等离子涂层智能窗介绍

该项目开发智能调光窗涂层,结合物联网优化建筑能耗,可便捷加装现有玻璃。

本项目的等离子涂层智能窗,是一种支持物联网的下一代解决方案,能够根据不同环境条件改变窗户的不透明度,同时相应调整照明和暖通空调系统,以最大限度提升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并节约能源。该等离子涂层智能窗与支持物联网的楼宇运行及自动化系统相连,系统可依据窗户不透明度优化暖通空调和照明水平。与传统智能窗户需更换整块玻璃不同,该产品的等离子涂层可加装到任何现有玻璃上,过程类似给智能手机装屏幕保护膜。目前团队有三名成员,首席执行官是一位屡获殊荣的企业家。

数字孪生技术智慧电池系统开发介绍

该项目开发数字孪生电池系统,融合AI与传感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

本项目聚焦数字孪生技术智慧电池系统的开发,针对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电动交通和电网储能等领域广泛应用,且未来十年将达万亿美元规模的背景下,现有电池系统设计与管控存在的效率低下、寿命短、安全隐患等瓶颈难题,计划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结合电池材料特性、物理机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现代控制技术,优化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设计并开发电池 “护照”,实现电池系统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同时结合传感器植入技术和机器学习开发新型智能电池,无死角观测电池内外部状态以优化运行,达成电池系统的高耐久性和高安全性。本项目聚焦数字孪生技术智慧电池系统的开发,针对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电动交通和电网储能等领域广泛应用,且未来十年将达万亿美元规模的背景下,现有电池系统设计与管控存在的效率低下、寿命短、安全隐患等瓶颈难题,计划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结合电池材料特性、物理机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现代控制技术,优化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设计并开发电池 “护照”,实现电池系统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同时结合传感器植入技术和机器学习开发新型智能电池,无死角观测电池内外部状态以优化运行,达成电池系统的高耐久性和高安全性。

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开发

该项目开发智能光伏建筑系统,创新模块化设计,提升发电效率与施工便捷性。

本项目开发了一套创新的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墙体的快速安装和自动化生产。系统集成了高性能彩色光伏组件、智能温控层和物联网监控功能,在保证建筑美观的同时提升发电效率。技术突破包括:自主研发的彩色光伏组件提高效率7%,智能优化系统使多云地区发电量提升36%。该方案简化了施工流程,无需外部脚手架,并有效解决光伏热效应问题。目前已完成原型验证,正在推进产业化应用,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创新技术支撑。

智能仓储调度系统介绍

该项目研发智能仓储调度系统,通过算法优化自动化设备路径规划与任务分配,实现仓库作业的智能化管理和实时监控。

本项目的智能仓储调度系统,可用于管理、控制和优化特定自动化设备在生产线或仓库内的运行,主要功能包括:实时监控场内设备运行状态并提示错误报警;利用智能算法对下发的搬运任务快速精准匹配可用设备,规划高效移动路径;实时监控设备电量,自动调整充电计划;支持效率优先或均衡模式等策略配置,兼容多种导航方式及设备混场场景;收集分析设备运行数据,提供实时优化建议与统计分析。目前团队由 2 名全职人员和 5 名左右兼职员工组成,产品原型已基本研发完成,未融资,处于市场验证阶段。

地方产业发展相关的媒体创作与资源链接项目

该项目通过纪录片形式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链接跨区域产业资源,团队由高校研究人员和企业人士组成,已具备启动资金基础。

该项目以系列记录片及宣传片为载体,聚焦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通过讲述产业发展故事、探索未来方向,并以媒体创作为切入点拓展产业服务,尤其致力于链接不同区域产业资源、搭建跨区域产业生态。项目发起人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团队成员包括高校专业人才及企业负责人,意向合作方涵盖资深媒体从业者,合作顾问及采访对象包括多所高校教授与行业资深人士,项目启动已具备一定资金基础。

创新双模触控方案的研发与应用

该项目创新开发双模触控芯片方案,结合两种触控技术优势实现优质书写体验,团队拥有完整芯片设计产业化能力。

该项目聚焦于能实现 “原笔迹” 效果的触控技术,拥有独特的双线圈技术,基于此开发专用芯片,除具备特定信号处理功能外,还设计了主从架构,可与电容触控芯片结合,形成双模触控方案。相比同类技术,该方案在抗干扰性、边框设计、响应效率及模式切换等方面具有优势,能为相关终端产品带来窄边框设计和优质书写体验。目前已制作出样板,计划进一步优化核心组件,提供高性价比的触控解决方案。团队核心研发人员来自国际一流芯片设计企业,现有近百人规模,专注于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杂信号处理,可提供从前端设计到最终生产的全链条服务,在特殊市场环境下,能助力客户弥补供应链短板,推动产品产业化。

机器人-智能感知交通环卫综合解决方案

国际顶尖团队打造AI全链条技术,国家战略支持,应用于智能装备与系统,市场潜力显著。

本项目由国际知名高校教授领衔,带领一支汇聚了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的创新团队。核心研发成员拥有深厚的AI算法与硬件系统整合能力,覆盖机器人平台的全链条技术开发,能够为多种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商用解决方案。项目获得国家级重点科研计划的支持,是推动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战略布局的重要力量,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现阶段,团队的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大型智能清扫车辆、远程操控装备、智慧交通管理系统以及智能感知平台等多个实际场景,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应用潜力。

多维嗅觉感知系统

多元气体感知技术项目,结合多模式与智能模型,应用广泛且有案例。

本项目面向复杂且多样的气体感知需求,团队结合多种传感模式和具身智能模型,致力于提供先进的气体感知技术。项目的应用涵盖了食品工业、化工、安防及服务业等多个行业,提供高效的化学传感解决方案。在气体混合物分析、泄漏检测与定位、食品质量监控、以及视觉与嗅觉联动检测等方面,已成功实现多个应用案例。团队成员来自新加坡某知名大学和德国一流的工学院,具备在化学感知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的深厚研发经验。

智能自主水下作业机器人系统

水下智能机器人系统,结合相关技术突破作业瓶颈,适用于多场景,前景良好。

本项目开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与无线光通信技术的自主水下作业系统,突破了传统自主式潜器在复杂环境下的导航与控制瓶颈。团队通过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创新性地将强化学习算法应用于水下机器人自主决策系统,结合高带宽无线光通信技术,显著提升了设备在复杂水域的作业能力和数据传输效率。目前已完成多海域实地测试验证,系统在环境监测、资源勘探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该技术将推动我国水下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填补环境监测类水下装备的市场空白。

智能生物支架创伤修复系统

本项目基于创新三维蛋白支架技术,开发出新一代慢性创伤修复解决方案。该技术通过独特的各向异性多级孔道结构设计,有效引导细胞定向迁移与增殖,在糖尿病动物模型中实现创面愈合时间缩短50%的突破性效果。项目已完成大型动物实验验证,核心材料具备可控降解性和优异生物相容性,正在推进多中心临床试验。目前已投入研发资金约75万澳元,产品预计两年内登陆国际市场,将为糖尿病足溃疡等难愈性创面提供革命性治疗选择。

植物钙信号高灵敏检测技术开发

本项目开发了基于GCaMP6f蛋白的植物钙离子信号检测系统,通过分子改造和检测方法优化显著提升了活体检测性能。研究采用三种创新策略:1)对钙结合域进行定点突变以提高亲和力,增强低浓度钙信号响应;2)优化荧光蛋白结构降低本底信号,提高信噪比;3)引入FRET信号放大系统实现微弱信号检测。该技术解决了植物活体钙成像中灵敏度不足和背景干扰等关键问题,为植物逆境响应、发育调控等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目前已完成分子构建和初步功能验证,正在开展模式植物中的应用测试。

精准医疗基因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

本项目致力于开发适合国内临床需求的精准医疗解决方案,重点聚焦药物基因组学、多基因疾病风险预测和肿瘤靶向检测三大领域。通过创新性地优化靶点设计、测序技术和数据分析算法,研发针对高发癌种和可干预疾病的基因检测产品,并配套开发智能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研发团队在基因检测产品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其技术方案已在多个地区得到临床应用验证,显著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精准医疗水平的提升。

人才招聘

浙江安诺逻辑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信息
人才需求
方向:半导体相关
专业要求:集成电路设计
职位全称:首席设计师
薪资:60-100万/n年

艾华(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端新材料
人才需求
方向:高分子材料专业
专业要求:高分子材料专业
期望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职位全称:研发经理
薪资:35-50万

德耐尔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
人才需求
方向:机械流体
期望来源:浙江理工大学
职位全称:研发经理
薪资:40-70万/年

川源(中国)机械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
技术需求
难降解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指导安装、调试

人才需求
方向:环境工程类
专业要求:3年以上工作经验
职位全称:技术人员
薪资:15W以上/年

浙江恒业电子有限公司

软件信息
技术需求
BMS管理

人才需求
方向:电力电子、通讯、算法类
专业要求:1、电力电子、通讯、算法类研究方向;2、精通C/C++语言,具有Linux/FreeRTOS等操作系统产品开发经验;3、3年以上锂电储能等产品开发经验及项目管理经验。
职位全称:新能源产品总监
薪资:40-100w一年

沐璟生态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软件信息
技术需求
环保材料研发

人才需求
方向:生态学、园林学、材料科学和工业设计
专业要求:生态学、园林学、材料科学和工业设计
职位全称:研发工程师
薪资:月薪8k-10k

意复斯姆汽车配件(嘉兴)有限公司

汽车制造业
商业拓展需求
寻求国内汽车车窗升降机业务渠道开拓

浙江庆鑫科技有限公司

泛半导体
学术合作需求
在海宁设立IWU办事处建议,促进IWU与海宁本地企业的技术交流与业务合作,IWU将定期在海宁举办交流活动和项目推广会

宏达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商务服务业
商业拓展需求
寻求企业产品出海资质申请方式及渠道

初创期投资

软银亚洲

软银亚洲风险投资公司(前身为软银韩国风险投资公司)于2019年1月正式更名,标志着其战略重心转向整个亚洲市场。公司管理资金超10亿美元,专注于全球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领域的早期投资,已覆盖10个国家逾250家初创企业。作为软银集团在中国的核心早期风投机构,其以首尔和北京为基地,正拓展上海、新加坡及硅谷办事处。公司还与TPG共同运营3亿美元基金专注中国顶尖科技企业,投资项目包括印尼Tokopedia、美国Mythic等全球知名科技公司。

百咖资本

百咖资本2016年成立于上海陆家嘴金融城,是一家以投资早期科技项目为主,聚焦智能技术、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的创业投资基金。百咖管理团队兼具清华研究院技术转化和美国硅谷研发创业背景,秉承“共赢、陪伴”的理念,深入研究细分行业趋势,发掘具备领军潜质的璞玉团队,耐心做好创业者的长期陪跑者。百咖投资组合包括魅杰光电、福碳新材、讯美科技、安易行、易鸿智能、源堡科技、冰鉴科技、微茗智能、源清动力、康碳科技和清航空天等。

怀济资本

怀济资本 (即 杭州怀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5年4月17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缴资本250万元,总部位于 浙江省杭州市 。该公司专注于 生物医药 、 数字经济 和 绿色低碳 领域的创业投资,管理私募股权基金规模近10亿元,合作企业超50家。

联创永宣

联创永宣投资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领先的风险投资管理机构,2015年9月在新三板挂牌(833502)。公司以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为核心,致力于成为中国卓越的价值投资者;通过对科技、健康、环保、文化、消费等领域的行业聚焦与深度研究,挖掘可成为行业龙头的优质企业。2015年,公司荣获中国创投委颁发的最活跃股权投资机构奖,并被清科评选为中国本土创投TOP10。2017年获得清科20强,中国股权投资协会20强,福布斯5强。

立刻开始合作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亚太路705号创新大厦A1902室

邮箱:info@tsinghuadelta.com

电话:0573-82582685

Steer the future Own tomorrow

海纳百川 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