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提出一种利用有机胺吸收体系吸收二氧化碳并回收金属的新方法,借助有机胺的高二氧化碳吸收效率、金属浸出选择性及二氧化碳作用下金属离子析出的分离规律,实现废电池中钴、镍、锰、锂等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达成低能耗、低成本的二氧化碳捕集与高价值利用。该项目以国内知名高校为基地,团队由电池回收、二氧化碳捕集、工程及环境领域的专家组成,技术已完成实验室规模验证,正推进向大规模工业应用过渡;团队已获得部分投资用于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实施,同时仍在寻求更多资金支持,以促进技术的商业化与规模化发展。
本项目提出一种利用有机胺吸收体系吸收二氧化碳并回收金属的新方法,借助有机胺的高二氧化碳吸收效率、金属浸出选择性及二氧化碳作用下金属离子析出的分离规律,实现废电池中钴、镍、锰、锂等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达成低能耗、低成本的二氧化碳捕集与高价值利用。该项目以国内知名高校为基地,团队由电池回收、二氧化碳捕集、工程及环境领域的专家组成,技术已完成实验室规模验证,正推进向大规模工业应用过渡;团队已获得部分投资用于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实施,同时仍在寻求更多资金支持,以促进技术的商业化与规模化发展。
本项目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创新企业,专注于可持续生物燃料,致力于推动全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生物丁醇和生物基化学品,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促进循环经济。生物丁醇采用非粮原料生产,广泛适用于交通工具和工业设备。绿色催化剂优化木质素的萃取过程,显著降低后续工序中所需的酶、菌种和能源消耗。生物基化学品则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支持可持续发展。已获得国际可持续性和碳认证(ISCC)。目前公司已完成超过 300 万元的天使轮融资,主要由个人和企业投资者支持,包括海洋燃料供应商。团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已在产业化方面取得进展,积极推动绿色能源解决方案的落地。
本项目自 2014 年起,相关团队便专注于高功率、本质安全的电池研发,致力于为市场提供颠覆性解决方案,其水系储能技术旨在打造后锂电池时代低成本、高功率、本征安全的储能设备,这些设备适用于调频、大规模储能,还能为铁路 / 轨道交通动力回收等场景提供功率密度更高、安全性能更强、使用寿命更长的固定式储能解决方案,团队以海外某地为海外基础材料研发中心,与全球顶尖高校开展深入产学研合作,形成联合研发格局,有多位海外顶尖高校的博士及博士后参与研发合作,当前项目已收到多个风投、产投的投资意向。
该项目由多所欧洲高校联合开展,作为跨学科研究计划,致力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与水相关的风险问题,尤其关注干旱引发的危机,汇聚了 20 余名独立项目负责人与 20 余名博士后共同探索应对策略;研究中开发了可解释的机器学习集成模型以实现特定区域气象干旱早期预警,分析了欧洲不同条件下植被对农业干旱及极端气象事件的响应以提供相关策略,还基于多情景模式预测了未来长期内全球非永久性河流在干旱影响下的变化以实现早期预警,目前已投入资金超过千万欧元,计划于 2024 年 12 月完成,成果有望为水资源管理及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本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结合分布摄像头及物联网传感器,实现对场地事件的自动及实时监控。该智能系统能依据后台设定的各类安全标准,完成对目标的识别、跟踪及危险事件的理解,进而判断并生成警报,推送至相关管理人员终端,有效预防场地危险事件的发生。项目涵盖多项先进技术领域,包括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数据加密、数据协作功能开发等,通过知识图谱与神经网络进行实时分析,发现关联事物及事件,并根据事件危险等级向相关终端报警,全面提升场地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该项目专注于构建自动化AI智能体及可信赖的自进化AI生态系统。通过整合自动化智能体搭建、智能体评估、智能体进化和推荐技术,团队实现了智能体的自我进化、追踪评估及推荐优化。依托这一技术体系,陶智万物不仅能够打造通用的AI助手,还能为软件开发团队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全面提升效率和创新能力。项目创始团队由来自英国顶尖高校的专家组成,包括格拉斯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博士导师,以及阿伯丁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的讲师。团队成员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拥有超过五年的研究与项目经验。目前,项目正在寻求2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用于技术研发、团队扩展及市场推广,旨在推动AI技术在多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本项目致力于开发新型人体工学助行装置,通过创新支撑结构有效转移上半身负荷,帮助下肢功能障碍人群实现更自然的步态运动。产品采用生物力学优化设计,在减轻关节压力的同时促进肌肉活动,既适用于老年退行性关节疾病患者,也可满足康复训练需求。相比传统拐杖,本方案能有效避免手腕等部位的运动损伤风险,提升使用舒适度。项目正处于概念原型开发阶段,正在推进技术验证和首轮融资工作,旨在为行动不便人群提供更科学的移动辅助解决方案。
本项目研发创新型便携式咖啡解决方案,突破传统冲泡场景限制,实现移动场景下的高品质咖啡制作。产品采用一体化加热杯设计,兼具冲泡与饮用功能,在保证咖啡口感的同时显著提升使用便捷性。系统在能源效率(优化加热性能)、材料选择(低碳环保)及可维护性(模块化设计)三个维度实现全面可持续性。团队已完成三代原型机验证,正推进工程化量产进程,致力于为咖啡爱好者提供随时随地的新鲜咖啡体验。
本项目致力于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自动化焊接缺陷检测系统,旨在实现对焊接过程中出现的裂纹、气孔、未熔合等缺陷的实时识别。技术实现涵盖了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与优化,并提供实时结果展示与反馈。团队成员来自柏林自由大学计算机专业以及德国BAM研究所机械专业,拥有扎实的技术研发与相关理论基础。目前系统已完成实验室测试,检测准确率超过95%,具备初步产业化潜力,适用于汽车和航空等高标准制造行业。数据采集所使用的设备来自于德国BAM实验室,模型训练则在NVIDIA Tesla P100机器上进行。
本项目基于自主创新的生物技术,开发了多款安全高效的新型抗病毒抗菌产品,经实验验证对多种病毒(如SARS、H1N1流感、诺如病毒等)、细菌及异味具有显著效果。团队由留日博士及国际知名专家顾问组成,具备扎实的研发实力,产品已完成中试阶段,效果及安全性均得到充分验证。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本产品在抗病毒、抗菌及除臭性能上更具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商业化潜力。
本项目专注于开发面向银发群体的高端智能卫浴系统,核心产品整合了人体工程学设计、智能辅助设备和创新功能解决方案。技术优势体现在亚克力材料改性、一体化升降机构和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产品系列涵盖多功能浴缸、安全淋浴设备等适老化卫浴产品。项目团队具备欧洲高端卫浴市场的成熟研发经验,现寻求国内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欧洲高端养老机构和医疗护理市场。合作模式包括技术引进、联合研发和市场渠道共享,旨在帮助国内企业对接国际高端卫浴市场,实现技术升级和品牌国际化。
本项目基于MIT媒体实验室前沿技术,开发全球首个儿童心智发展智能支持平台。通过独创的”智能体联盟”架构,系统将情感计算、认知行为分析与大语言模型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对儿童成长过程的个性化陪伴与专业指导。创始团队由情感AI领域先驱学者领衔,拥有十余年心智科技研发经验,目前正构建覆盖家长-教师-儿童的三方智能支持网络,推动教育方式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型。项目已进入产品化阶段,致力于重塑人工智能时代的心智培育模式。
泛半导体
人才需求
方向1:硅光、电子类、光学类、物理类等相关专业,有高频调制器设计经验者优先
1.负责硅光芯片综合设计和总体评估;
2.负责硅光芯片设计仿真;
3.负责硅光芯片工程化开发;
4.负责硅光芯片及产品应用开发。
方向2:硅光、电子类、光学类、物理类等相关专业
1.负责光电芯片综合测试分析;
2.负责光电芯片参数后仿真;
3.负责光电芯片工程性能评估;
4.负责光电芯片测试技术开发。
方向3:电子类、光学类、物理类等相关专业
1.负责光学器件的设计开发工作
2.编写相关技术文档
3.其他上级交办的任务
新材料
人才需求
方向1:化学工程与工艺、有机合成、制药工程、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医药方向专业
1、负责制订本基地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本基地产品工艺路线优化研发、工艺装备改进(含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工艺成本优化;
3、负责组织本基地生产系统的技术管理与支持,组织解决生产系统的存在技术问题;
4、负责组织改进本基地产品质量,解决质量缺陷;
5、负责组织本基地产品工艺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
6、负责本基地产品工艺清洁化水平的提升,参与三废治理技术改进;
7、负责本基地产品技术人力资源需求的规划,负责技术人才培养及技术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8、负责提出相关科技项目、专利的申报计划;
9、负责本基地科研设施的规划、选型、配置、管理。
方向2:有机合成、有机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合成方向专业
1、负责制订本基地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本基地产品工艺路线优化研发、工艺装备改进(含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工艺成本优化
3、负责组织本基地生产系统的技术管理与支持,组织解决生产系统的存在技术问题
4、负责组织改进本基地产品质量,解决质量缺陷
5、负责组织本基地产品工艺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
6、负责本基地产品工艺清洁化水平的提升,参与三废治理技术改进
7、负责本基地产品技术人力资源需求的规划,负责技术人才培养及技术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汽车及零部件
技术需求
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测试
人才需求1
方向:计算机、软件、电子、通信、信息、自动化、数学、物理等相关理工科专业
专业要求:1. 计算机科学或相关领域的硕士及以上学历;3年以上的软件开发经验;2. 精通编程语言(如Java、C#、Python等);3. 熟悉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和敏捷开发方法;4. 有使用数据库(如MySQL、PostgreSQL等)的经验;5. 熟悉Web开发技术,包括HTML、CSS、JavaScript和框架(如React、Angular等)。
期望来源:985、211院校
职位全称:软件开发工程师
薪资:面谈
人才需求2
方向:光电子、光通信、物理、材料、机械、力学等专业
专业要求:1. 光电子、物理、材料科学或相关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历;2. 至少3年以上光器件产品开发经验;3. 有光纤通信系统或光电子集成产品开发经验;4. 熟悉光电子器件的封装和测试技术;5. 有专利申请和项目管理经验。
期望来源:985、211院校
职位全称:光器件产品开发工程师
薪资:面谈
软件信息
技术需求
无土种植技术/农业物联网
人才需求
方向:信息技术/设施农业
专业要求:信息技术/设施农业
职位全称:物联网工程师/技术员
薪资:8k-20k/月
沧澜资本是中国一家精品投行/财务顾问 (FA),专注于为高速成长的科技与医疗健康领域创新企业(尤其是A-C轮阶段)提供私募股权融资服务。凭借深厚的行业认知和精准的投资人网络,沧澜资本为企业提供全流程融资顾问,包括定位梳理、材料制作、精准匹配投资人、谈判及交割支持,以专业高效助力企业成功融资。它是该领域内知名的精品机构。
凯尔特亚洲是一家专注于中国及亚洲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其核心投资结构通常包括:管理多期美元基金,主要投资于技术驱动型的成长期企业(Growth Stage),尤其是B轮到C轮阶段。基金聚焦医疗健康(生物医药、器械、服务)、企业服务软件(SaaS)、硬科技及产业升级 等高增长领域。投资策略强调深度行业研究,通过领投或重要跟投进行单笔较大金额(通常数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并积极提供战略和运营支持,助力被投企业发展及实现价值提升。其结构体现了 专业、聚焦成长、跨境资源协同的特点。
怀济资本 (即 杭州怀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5年4月17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缴资本250万元,总部位于 浙江省杭州市 。该公司专注于 生物医药 、 数字经济 和 绿色低碳 领域的创业投资,管理私募股权基金规模近10亿元,合作企业超50家。
联创永宣投资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领先的风险投资管理机构,2015年9月在新三板挂牌(833502)。公司以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为核心,致力于成为中国卓越的价值投资者;通过对科技、健康、环保、文化、消费等领域的行业聚焦与深度研究,挖掘可成为行业龙头的优质企业。2015年,公司荣获中国创投委颁发的最活跃股权投资机构奖,并被清科评选为中国本土创投TOP10。2017年获得清科20强,中国股权投资协会20强,福布斯5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