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产业生态赋能网络

帮您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网络 (技术、市场、人才、资本)

海合智汇 | 国际产业生态赋能协作圈

链接30万+企业、人才与创新势能,让资源精准抵达价值坐标

项目储备
0 K+
人才储备
0 K+
合作企业
0 K+
投资金额
0 M+

(以下为部分可公开资源,持续更新,更多需求请咨询顾问)

新能源与新材料

电池材料优化技术

针对富镍层状氧化物阴极材料的应用难题,通过掺杂改性优化电子结构,提升电池循环寿命与热稳定性,推动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

在电池材料研究领域,富镍层状氧化物阴极材料的应用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难题亟待解决。为了突破这些瓶颈,研究团队尝试通过掺杂改性的方式,对材料的电子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经过一系列的实验与探索,这种改性方法在提升电池循环寿命方面展现出一定效果,同时也增强了材料的热稳定性。这些性能的改善,对于推动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目前,相关的研究工作仍在持续推进中,研究人员不断对掺杂比例和工艺进行微调,希望能让材料的各项性能更加均衡,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中的多样化需求。

能源储存

研发水基碳材料制电极,提升超级电容器性能。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储能设备,与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速度更快,循环次数几乎不受限制,使用寿命也比电池长得多。本项目专注于研发水基分散体中可以使用的碳材料,包括由各种森林废弃物制成的多孔碳,以生产高质量电极,提升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性能和环保性。

废弃物高值化再生技术

以绿色技术从废弃物提取高价值产品,助双碳与新能源,待市场化。

致力于通过绿色环保技术从废弃物中提取高价值产品,助力碳中和与新能源产业链发展。项目已完成欧洲专利申请,与爱尔兰企业局及多家国际企业洽谈合作,处于市场化前期筹备阶段。

基于无人机的基建设施外观巡检系统

研发机器人自主检查方案,高效检测基建与航空器外观。

针对桥梁等基建设施的定期外观检查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该团队设计了一套机器人自主检查解决方案,实现了智能、安全高效的检查。该方案结合了深度学习等图像处理技术,通过无人机等机器人扫描目标外观来检测裂痕等外观异常,识别精度可达0.05毫米级。同时通过视觉定位及传感器融合技术,克服了无GPS环境下机器人定位的难题。此外,该技术也可复用于客机等民用航空器的外观安全检查,能够大幅提升检测效率,节约大量检测成本。

游戏及机器人控制中的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机器人控制技术,团队专业,正寻求融资。

该项目专注于具身智能的控制系统研发,致力于开发具有自主感知、决策和交互能力的机器人控制技术。系统核心由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算法驱动,结合多模态传感器数据(如视觉、触觉、力觉)进行实时环境感知,并基于连续动作空间的优化算法实现精准的运动控制。控制架构采用分布式处理和模块化设计,提升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支持多种具身智能应用场景,如人机协作、医疗康复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团队由2名核心成员组成,具备人工智能、机器人学、嵌入式系统及传感技术等多学科背景。技术负责人拥有博士学位,在机器人控制算法领域有5年以上经验。另有1名资深工程师负责系统架构和软件开发。目前项目正在寻求融资。

针对通用人工智能的软硬件协同设计

AGI 领域软硬件协同设计,优化算法与硬件,奠定高效系统基础。

在通用人工智能(AGI)领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中,项目团队的硕博研究聚焦于算法轻量化和高能效硬件设计的探索。在算法方面,团队深入研究了AI模型的轻量化和稀疏化方法,以优化存储和计算效率。在硬件方面,团队专注于稀疏计算以及对CNN、RNN和GNN等模型的高能效加速,致力于设计低功耗、高性能且高度灵活的硬件架构,以满足AI应用对计算资源的高效需求。研究涉及跨层优化,结合软件算法和硬件架构的特点,进一步提升整体系统的协同性和响应速度。通过构建具备动态适应能力的计算架构,团队能够针对不同任务需求灵活调整资源分配,实现多场景下的能效最优。这些研究为实现更高效的AGI系统奠定了基础。

机器人-智能感知交通环卫综合解决方案

国际顶尖团队打造AI全链条技术,国家战略支持,应用于智能装备与系统,市场潜力显著。

本项目由国际知名高校教授领衔,带领一支汇聚了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的创新团队。核心研发成员拥有深厚的AI算法与硬件系统整合能力,覆盖机器人平台的全链条技术开发,能够为多种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商用解决方案。项目获得国家级重点科研计划的支持,是推动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战略布局的重要力量,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现阶段,团队的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大型智能清扫车辆、远程操控装备、智慧交通管理系统以及智能感知平台等多个实际场景,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应用潜力。

智能柔性抓取系统

食品等行业智能柔性抓取解决方案,含抓手与视觉系统,助降本增效。

专注于为食品行业、快消品行业以及物流行业提供智能柔性抓取解决方案,旨在通过优化生产线流程来实现降本增效。该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柔性抓手和智能视觉系统。核心技术采用3D打印制造的可控刚性柔性手指,利用3D打印软材料技术,实现了两个显著优势:一是提供高定制化服务,设计不同的手指;二是在手指中加入铁片,实现可调节的软硬度。RoPlus抓手拥有多种抓取模式,具备一体多用的功能。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视觉系统可根据检测到的物品自动调整抓手的运动轨迹并优化抓取模式。

基于机器学习的焊接缺陷自动检测系统

基于CNN研发焊接缺陷实时检测系统,实验室准确率超95%,适用于汽车航空等高标准行业。

本项目致力于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自动化焊接缺陷检测系统,旨在实现对焊接过程中出现的裂纹、气孔、未熔合等缺陷的实时识别。技术实现涵盖了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与优化,并提供实时结果展示与反馈。团队成员来自柏林自由大学计算机专业以及德国BAM研究所机械专业,拥有扎实的技术研发与相关理论基础。目前系统已完成实验室测试,检测准确率超过95%,具备初步产业化潜力,适用于汽车和航空等高标准制造行业。数据采集所使用的设备来自于德国BAM实验室,模型训练则在NVIDIA Tesla P100机器上进行。

识肌科技

识肌科技是一个全面的肌肉骨骼功能测量、辅助治疗和康复计划定制解决方案。

识肌科技是一个全面的肌肉骨骼功能测量、辅助治疗和康复计划定制解决方案。项目团队研发了一个创新性的电阻抗层析成像工具包,通过硬件、软件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实现了客观准确便捷的肌肉骨骼功能测量和辅助治疗。该项目的创新点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智能仪器,能够以直观、客观、便捷的方式显示肌肉骨骼相关情况,并作为物理治疗的临床辅助工具提供生物反馈,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随着数据积累,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推荐,针对每位患者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制。权威部门对该项目的关键技术和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给予了肯定评价。项目通过提供实惠、有效和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机接口与脑功能健康监测设备

近红外脑监测:无创血流分析系统,多维应用软硬件方案服务科研临床。

某科技团队基于近红外光学脑功能监测技术,开发无创式脑血流动态分析系统,构建多维度应用体系:可穿戴设备支持认知研究与神经发育评估;医疗级监测终端适配神经功能康复与术中监护场景;高灵敏成像模块探索脑疾病机制研究。技术成果已形成软硬件协同解决方案,面向科研机构、临床单位提供定制化服务。

器官芯片产业化

国际团队领衔研发芯片驱动生理模拟平台,提供药物评价创新解决方案。

团队在生物工程与微生理系统领域深耕多年,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研发团队由具有国际知名科研机构背景的跨学科专家领衔,成员具备多学科交叉背景,构建了完整的生物微系统研发体系。基于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平台,我们成功开发出可模拟多种复杂生理病理环境的技术平台。依托该技术优势,我们将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机构及产业合作伙伴提供创新型体外研究系统的多元化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药物开发评价体系及涵盖非临床及临床阶段的技术支持服务。

人才招聘

浙江中威时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端新材料
人才需求
方向:高分子材料、化学应用、化工技术应用、功能材料类相关专业
专业要求:高分子材料、化学应用、化工技术应用、功能材料类相关专业
期望来源:巴斯夫、伊斯曼、亨斯曼、3M
职位全称:研发中心主任
薪资:面议

海宁集成电路与先进制造研究院

泛半导体
人才需求
方向: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光电工程、精密仪器、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等

浙江希卡姆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新材料
人才需求
方向:高分子材料或相关专业
专业要求:高分子材料或相关专业
职位全称:改性塑料研发工程师/销售工程师
薪资:20万/年+激励 10-20万/年+激励

浙江后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信息
技术需求
无土种植技术/农业物联网

人才需求
方向:信息技术/设施农业
专业要求:信息技术/设施农业
职位全称:物联网工程师/技术员
薪资:8k-20k/月

华申瑞利(浙江)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及零部件
技术需求
实验设备搭建,标准件选型

人才需求
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要求:1.熟练使用labview软件;2.熟练使用UG制图软件;3.有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4.研究生学历
职位全称:资深试验室工程师
薪资:24W/年

嘉兴威伏半导体有限公司

软件信息
技术需求
半导体测试开发技术

人才需求
方向:电子工科类
专业要求:良好的C++/perl 开发能力,能够独立完成Chroma/Eva100/T5XX/93K/T2000测试平台测试开发。
职位全称:测试开发工程师
薪资:面谈

意复斯姆汽车配件(嘉兴)有限公司

汽车制造业
商业拓展需求
寻求国内汽车车窗升降机业务渠道开拓

宏达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商务服务业
商业拓展需求
寻求企业产品出海资质申请方式及渠道

浙江庆鑫科技有限公司

泛半导体
学术合作需求
在海宁设立IWU办事处建议,促进IWU与海宁本地企业的技术交流与业务合作,IWU将定期在海宁举办交流活动和项目推广会

初创期投资

原子创投

原子创投成立于2011年末,是一家专注于科技领域的早期投资机构。团队拥有丰富的投资、管理和创业经验,过半有海外留学经历,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分别设有办公室,管理四期人民币基金。曾荣获2019年中国年度天使投资人TOP30、2017年度40位40岁以下投资人、2016年度最活跃天使投资人、中国天使投资人TOP30、2015年度最活跃天使投资人、最勤奋天使投资机构、新锐投资人,2014年度中国最佳天使投资机构TOP10等业内殊荣。

怀济资本

怀济资本 (即 杭州怀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5年4月17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缴资本250万元,总部位于 浙江省杭州市 。该公司专注于 生物医药 、 数字经济 和 绿色低碳 领域的创业投资,管理私募股权基金规模近10亿元,合作企业超50家。

软银亚洲

软银亚洲风险投资公司(前身为软银韩国风险投资公司)于2019年1月正式更名,标志着其战略重心转向整个亚洲市场。公司管理资金超10亿美元,专注于全球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领域的早期投资,已覆盖10个国家逾250家初创企业。作为软银集团在中国的核心早期风投机构,其以首尔和北京为基地,正拓展上海、新加坡及硅谷办事处。公司还与TPG共同运营3亿美元基金专注中国顶尖科技企业,投资项目包括印尼Tokopedia、美国Mythic等全球知名科技公司。

联创永宣

联创永宣投资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领先的风险投资管理机构,2015年9月在新三板挂牌(833502)。公司以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为核心,致力于成为中国卓越的价值投资者;通过对科技、健康、环保、文化、消费等领域的行业聚焦与深度研究,挖掘可成为行业龙头的优质企业。2015年,公司荣获中国创投委颁发的最活跃股权投资机构奖,并被清科评选为中国本土创投TOP10。2017年获得清科20强,中国股权投资协会20强,福布斯5强。

立刻开始合作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亚太路705号创新大厦A1902室

邮箱:info@tsinghuadelta.com

电话:0573-82582685

Steer the future Own tomorrow

海纳百川 无问西东